你知道嗎?
在台灣,每7人中就有1人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 被取笑、批評、取不喜歡的綽號!
2022台灣民眾對外貌的意象與經驗調查結果
陽光基金會為了解台灣民眾與外貌有關的經驗,自2013年起,每3年進行大規模民調,對象為20歲以上台灣民眾,調查樣本以縣市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有效樣本1,110人,本次調查於2022年3月進行。
調查顯示:
台灣14%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15.3%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3%曾因外貌被批評。
相當於每7個人就有1個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
國高中時期最常因為外貌被取綽號,且有1/2產生自信心受損等負面影響。
有身體特徵困擾者遭受上述不友善對待的比例,以及出現外表焦慮的行為皆明顯高於無身體特徵困擾者。
與過去調查相比:
與10年前調查結果(2013年)相比,民眾因自身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的情況,民眾替他人取外號或批評他人外表的行為皆有顯著下降,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的臉部平權意識有大幅的進步。
然而,相較2019年,民眾因外貌受他人取笑或批評的情況微幅上升1個百分點,曾因外貌受他人不友善對待的情形上升0.5個百分點,雖未達統計上的顯著,也值得關注。
線上問卷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大眾對顏損者有較偏向負面的刻板印象,如自卑、醜陋、孤僻、墮落。
陽光基金會開發「臉部平權線上問卷」檢測民眾對顏損者的印象,調查發現,社會大眾對於顏損者持較偏向負面的刻板印象,如自卑、醜陋、孤僻、墮落;對非顏損者則是持較偏向正面的評價,如自信、吸引人、隨和、成功。
- 實踐臉部平權
小動作,讓改變發生
在陽光的服務經驗中發現,顏損朋友唯有獲得大家真正地平等與尊重的對待,才能和我們一樣,在上學、或以後工作,真正地自在生活著,所以期待「臉部平權」的理念 能散播到社會上每個角落,讓每一位顏損朋友都能自在的活在陽光下。
你可以用下列方式實踐臉部平權
邀請同學朋友爸媽,遇見顏損朋友時,能把他們當作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介紹陽光基金會的服務,給身邊的顏損朋友。
與陽光基金會聯絡,在學校、工作場所,進行生命教育,認識臉部平權,學習關懷 尊重顏損朋友。
若您想了解更多響應臉部平權方式,可以聯絡我們!
與顏損者互動的三不與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