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臉部平權

關於臉部平權 2025-05-15T17:23:07+00:00

你知道嗎?

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1人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 被取笑、批評、取不喜歡的綽號!

  • 2025年臺灣民眾對外貌的意向與經驗調查

陽光基金會於2025年4月以手機調查方式,針對臺灣22縣市18歲以上民眾進行抽樣訪問,共計1,123人完成受訪,調查旨在了解社會大眾因外貌而產生的不友善經驗與觀感。

調查結果顯示:
每5人中就有1人曾因外貌遭遇不友善對待,以「被取不喜歡的外號」最常見(19.3%),其次為「遭取笑」(17.3%)、「受到言語批評」(15.5%)、「被多看一眼而感到不舒服」(14.9%)及「被刻意保持距離」(5.3%)。

與111年相比,多項語言不友善行為出現上升趨勢,社會整體對外貌的互動壓力並未減輕,甚至有反彈跡象;對他人外貌的取笑與批評行為也略有增加。雖然本次調查對象年齡下修為18歲以上,並改以手機訪問,但經加權調整後,樣本結構仍具代表性。

值得關注的是,年輕族群(18至39歲)和國高中時期仍是最常遭遇外貌不友善的年齡層,顯示外貌刻板印象深植社會日常,部分言行雖看似無心玩笑,卻可能對當事人造成長期傷害。

職場方面,92.4%的有面試經驗者未曾遇到外貌不友善對待,但對女性、18至29歲者、有外貌困擾者而言,仍較常遇到不友善情境。對照顏損者調查結果,其面試中遭遇不友善比例高達52.7%,凸顯歧視並未消失,而是集中發生在特定群體中,值得社會共同關注。

查看2024年以前研究>
  • 線上問卷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大眾對顏損者有較偏向負面的刻板印象,如自卑、醜陋、孤僻、墮落。

陽光基金會開發「臉部平權線上問卷」檢測民眾對顏損者的印象,調查發現,社會大眾對於顏損者持較偏向負面的刻板印象,如自卑、醜陋、孤僻、墮落;對非顏損者則是持較偏向正面的評價,如自信、吸引人、隨和、成功。

測試你的臉部平權指數>
  • 臉平與我的關係

外表長相的差異,常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人生際遇,漂亮的受人歡迎,外貌與人不同或弱小者卻常受到霸凌或暴力。

當你我尊重多元、包容不同、不以貌取人,這些憾事與傷害都將不復存在。只要多一點關心、多一點行動,你會看見改變的力量,我們都一樣,都需要友善的對待,都不希望因外貌被取笑;都需要公平的機會,都不希望因外貌被歧視。

現在就開始用寬廣的心看世界,彼此沒有距離,臉貼臉看見真價值!體會零距離!

  • 關於臉部平權日

每張臉都與眾不同,卻一樣獨一無二

無論顏面外觀如何,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及公平對待。當我們尊重與自己想法、外貌,甚至立場不同的人,懂得欣賞每個人的美、用各種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這世界才能無限寬廣。

陽光長年服務燒傷及顏損朋友,發現不管是顏損者,或是一般人,都有一定比例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被取笑、批評、取不喜歡的綽號,因而自信心受損、不想與人互動;2014年起,陽光進一步取「你我一起」諧音,於每年5/17舉辦「臉部平權日」活動,期待透過持續推動「臉部平權」,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及公平對待。

連署支持0517成為『國定臉部平權日』
  • 實踐臉部平權

小動作,讓改變發生

在陽光的服務經驗中發現,顏損朋友唯有獲得大家真正地平等與尊重的對待,才能和我們一樣,在上學、或以後工作,真正地自在生活著,所以期待「臉部平權」的理念 能散播到社會上每個角落,讓每一位顏損朋友都能自在的活在陽光下。

你可以用下列方式實踐臉部平權

  • 邀請同學朋友爸媽,遇見顏損朋友時,能把他們當作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 介紹陽光基金會的服務,給身邊的顏損朋友。

  • 與陽光基金會聯絡,在學校、工作場所,進行生命教育,認識臉部平權,學習關懷 尊重顏損朋友。

  • 若您想了解更多響應臉部平權方式,可以聯絡我們!

與顏損者互動的三不與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