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About 倡 導組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倡 導組 has created 24 blog entries.

臉部平權 澎湖最幸福

臉部平權  澎湖完整全國里程碑 澎湖縣7月28日於縣政府第1會議室舉辦啟動儀式,由賴峰偉縣長代表澎湖縣簽署承諾書,完整全國「臉部平權」里程碑! 賴峰偉縣長代表簽署承諾書 賴峰偉縣長致詞表示:「澎湖縣會跟陽光基金會一起努力,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就業服務法》明定應保障國民就業機會,不得以「容貌」歧視求職者和員工,因此取消照片欄是象徵臉部平權的主張。澎湖縣府已取消履歷表貼照片的規定,以保障民眾面試機會並促進公平社會之價值觀,減少以貌取人的就業不平等。再者,為深化教育,縣府已將臉部平權運動納入109年度友善校園中,促使孩子能夠從小建立用同理、尊重對待『長得不一樣的人』。另將協請本縣轄內商圈店家張貼宣導靜電貼紙,透過廣大觀光人潮增強宣導成效;同時將在各村里辦公處張貼相關宣導標語,以落實社區在地化宣導;後續並將臉部平權結合身心障礙權利公約(CRPD)之推動持續推廣,期盼透過各項努力消弭因外觀歧視帶來的不平權,共同創造幸福和諧的友善社會!」。 澎湖打卡臉部平權,完整全國里程碑 據陽光基金會「2016台灣民眾身體意象與經驗調查」:在台灣,12.1%台灣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13.7%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1.5%曾因外貌被批評。相當於每8個人就有1個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陽光基金會舒靜嫻執行長說:「陽光自1981年成立以來,即以協助燒傷顏損朋友重建生心理及社會環境而努力,陽光傷病友在歷經受傷、疾病,回歸正常的生活之際,卻經常面臨社會『以貌取人』的困境,換成是自己,心情會是多難熬!所以陽光積極推動『臉部平權』,希望營造友善環境,讓顏損朋友不再因為外觀遭受異樣眼光與不公平的對待。」   ★新聞連結: 自由時報:臉部平權環台推廣列車抵澎 縣長簽署承諾書支持 澎湖日報:澎湖響應臉部平權運動 縣長賴峰偉簽承諾 青年日報:澎湖簽署臉部平權承諾書

2020-07-29T10:37:15+00:00 2020-07-28|分類 : 縣市花絮|臉部平權 澎湖最幸福 已關閉迴響。

攜手挺臉部平權 畫出心世代

桃園市「攜手挺臉部平權 畫出心世代」徵畫比賽 陽光長年服務燒傷及顏損朋友, 讓我們一同透過了解每個人與眾不同的故事以及試著用各種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認識臉部平權,發揮我們的同理心, 畫下獨一無二的故事,總獎金高達近6萬元等你來拿喔! {點我看}徵畫比賽實施辦法 ※活動詳情:桃園市「攜手挺臉部平權 畫出心世代」徵畫比賽 ※活動海報

2020-05-15T14:18:30+00:00 2020-03-02|分類 : 未分類|攜手挺臉部平權 畫出心世代 已關閉迴響。

臉部平權扎根 屏東幸福加分

臉部平權扎根  屏東幸福加分 屏東縣2月27日於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政府北棟社會處220會議室舉辦啟動儀式,由吳麗雪副縣長代表屏東縣簽署承諾書,完成台灣本島各縣市最後一塊拼圖! 吳麗雪副縣長代表屏東縣政府簽署承諾書 吳麗雪副縣長致詞表示,屏東縣在潘孟安縣長帶領下,為落實「安居樂業」的理念,更加積極推動身障朋友的社會參與,「外表或肢體上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民眾,他們是我們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不應該讓他們因外表不同而在社會活動上缺席,也不該讓他們遭受到不公平或霸凌的對待!」副縣長肯定響應臉部平權正是能積極促進顏損朋友社會參與的運動,因此屏東縣府大力支持,自108年起陸續透過校園、職場及各種環境當中落實「臉部平權」的理念,教育單位鼓勵各級學校推動,已有52校加入響應學校,要從教育著手向下紮根,社會處結合CRPD與無障礙友善環境的營造廣為宣導,在就業平等上,縣政府各局處由不強制要求張貼履歷照片做起,一步一步的減少「以貌取人」的情形。 據陽光基金會「2016台灣民眾身體意象與經驗調查」:在台灣,12.1%台灣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13.7%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1.5%曾因外貌被批評。相當於每8個人就有1個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陽光基金會舒靜嫻執行長說:「陽光自1981年成立以來,即以協助燒傷顏損朋友重建生心理及社會環境而努力,陽光傷病友在歷經受傷、疾病,回歸正常的生活之際,卻經常面臨社會『以貌取人』的困境,換成是自己,心情會是多難熬!所以陽光積極推動『臉部平權』,希望營造友善環境,讓顏損朋友不再因為外觀遭受異樣眼光與不公平的對待。」 不要可憐「看起來不一樣的人」,只要將心比心,彼此包容! 今年46歲的黃大哥在38歲那年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當時二個孩子一個唸國小,一個才幼稚園大班,「癌症末期」的宣判讓黃大哥陷入不知還能再活多久的恐慌中。黃大哥在三年內連續動了2次大手術,6次化療療程和63次的放射治療,體重狂掉了20幾公斤體能大損沒辦法再做油漆工作,而切除左下顎骨和臉頰大半組織導致顏面損傷,吞嚥和語言功能都受影響,至今只能吃流質,而最難接受的是講話變得不清楚! 陽光口友黃大哥分享心路歷程 艱辛的治療過程中,除了要對抗癌細胞威脅,身體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還要承受跟外界互動的壓力!最常碰到的就是他人的眼光,常常被好奇的打量甚至被盯著看,總是被重複問著生病的問題彷彿他的人生只剩生病,老是有人向他推銷藥品或偏方,這些都讓黃大哥很困擾,但最讓他挫敗的是講話不清楚帶來的溝通障礙,黃大哥說外出買東西時常因為對方聽不懂他講甚麼而又急又氣,當對方態度也不好,或是假裝聽懂其實聽錯他意思時,最讓他惱怒。 幸好身邊還是有關心他支持他的親人朋友給他力量,接觸陽光基金會後工作人員和病友的鼓勵讓他學著調適,而最關鍵的則是想要陪伴孩子長大的決心,給了他強大的意志力撐過來!黃大哥知道自己的心也必須好起來,他不再怨天尤人,而試著轉念去看待那些讓他惱怒的人事物,「雖然遇到的時候(被盯著看,對方聽他說話不耐煩)還是免不了生氣,但是我會很快轉念去想去放下,沒必要為了別人對我們的不了解而過不去,生命有限,要為重要的家人好好活著!」 走出來的黃大哥,常常被邀請去鼓勵新癌友和家屬,得知陽光與屏東縣府要推動臉部平權運動,黃大哥義不容辭站出來,呼籲社會大眾:「『看起來不一樣的人』其實也是一般人,不需要可憐或同情,只需要大家將心比心,互相包容!」 ★新聞連結: 中國時報:響應臉部平權 屏縣拼湊全台最後一塊拼圖 芋傳媒:屏東縣簽署臉部平權承諾書 允持續推動友善環境  

2020-05-14T12:17:41+00:00 2020-02-27|分類 : 縣市花絮|臉部平權扎根 屏東幸福加分 已關閉迴響。

臉部平權推更好 金門生活變更好

臉部平權推更好 金門生活變更好 金門縣2月5日於金門縣政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辦啟動記者會,由黃怡凱副縣長代表金門縣政府簽署承諾書。 黃怡凱副縣長代表金門縣政府簽署承諾書 金門縣政府為使金門成為「宜居島嶼」,積極落實公平參與、機會平等還有權益保障三大理念。副縣長黃怡凱致詞時表示,「縣府去年先帶頭做起,在人員晉用的履歷表上已不要求照片,期盼減少以貌取人的就業不平等。希望藉由更進一步響應推動臉部平權運動,促進社會和諧,讓每一位顏損朋友都能自在的活在陽光下。」金門縣教育處已率先響應將臉部平權運動函發至各學校推廣宣導,並同時納入109年度友善校園生命教育計畫,促使孩子能夠從小建立用同理、尊重對待「長得不一樣的人」,避免產生負面刻板印象,社會處將臉部平權結合身心障礙者權益運動(CRPD)加以推廣,期盼透過各項努力消弭因外觀歧視帶來的不平權,共同創造幸福和諧的友善社會! 金門縣各局處與在地團體代表一同響應支持臉部平權 據陽光基金會「2016台灣民眾身體意象與經驗調查」:在台灣,12.1%台灣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13.7%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1.5%曾因外貌被批評。相當於每8個人就有1個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陽光基金會舒靜嫻執行長說:「陽光自1981年成立以來,即以協助燒傷顏損朋友重建生心理及社會環境而努力,陽光傷病友在歷經受傷、疾病,回歸正常的生活之際,卻經常面臨社會『以貌取人』的困境,所以陽光積極推動『臉部平權』,希望營造友善環境,讓顏損朋友不再因為外觀遭受異樣眼光與不公平的對待。」 用同理和尊重相待,希望每個人都不因外表被傷害 淑妍是金門人,在三、四個月襁褓時,因火災意外導致燒傷,以臉和手最為嚴重,後送到台灣的大醫院救治,倖存下來的她,還須靠持續的復健和手術來對抗孿縮的疤痕,於是淑妍住進了陽光基金會的兒童中心,歷經十年數不清的手術和漫長復健,到小學三年級才重建完成,返回金門。 傷友淑妍分享自身經驗,期盼不再有人因外表受到傷害 由於身上疤痕明顯,淑妍常受到陌生人異樣的眼光,甚至遇到路人自以為關心但不禮貌的詢問,例如:「妳怎麼燒成這樣?」「妳父母怎麼把你照顧成這樣?」這些都讓她和家人也很難過也很困擾!但對她來說最大的關卡是國中時期,一些同學總愛拿淑妍外表來作弄,亂取綽號喊她「螃蟹手」,或是說「不能碰到她的東西以免被傳染、會變魔鬼」等等惡意玩笑,淑妍當時不知道如何回應,只好選擇將自己「邊緣化」來躲避,也因此變得自閉、沒自信。 高中以後,沒再發生這些霸凌,淑妍開始覺得自己像一般人一樣的被對待,而不是「另類」,慢慢開放了自己。 而「走出來」的關鍵,是大學時參加了陽光大專青年的卡內基培力課程,讓淑妍找到方法應對這些不友善,克服對人際的恐懼,並從學業和工作成就中逐步建立了自信。 蛻變後的淑妍,也積極關懷傷友,協助陽光進行宣導,她說雖然因為燒傷而在外表留下疤痕,但除此之外自己與一般人並無不同,很希望大眾不要單憑外表就判斷「傷友能力不行或有問題」,期待社會能夠平等的對待燒傷顏損傷友! 淑妍希望藉由自己站出來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傷友的處境和臉部平權的重要!由自己成長經驗覺她發現「無知」和「沒分寸」是顏損者被不當對待的問題主因,因此由教育紮根最為重要:教育孩子「同理心」與「尊重他人的不同」,也教育社會大眾「禮貌」與「不以貌取人」的重要! 期待每個人都不再因為外表而受到傷害! 陽光基金會自1981年成立,提供燒傷及顏損者專業全方位的服務已38年,也持續推動預防宣導,讓燒傷預防、口腔癌防治及臉部平權的觀念能遍地紮根,如有服務需求請洽(02)2507-8006轉北區中心! ★新聞連結: 金門日報:響應臉部平權 金門簽署承諾書籲創造友善環境 聯合報:金門響應臉部平權運動 黃怡凱代表簽承諾書 中國時報:金門臉部平權起跑 盼人人非「外貌協會」 自由時報:嚮應「臉部平權」 金門縣府徵人「履歷不貼照」 中央社:不以貌取人 陽光基金會金門推臉部平權 台灣好報:響應臉部平權 金門副縣長代表簽署承諾書

2020-05-14T12:18:14+00:00 2020-02-06|分類 : 縣市花絮|0 則評論

連江率先響應臉部平權 營造幸福馬祖

連江率先響應臉部平權 營造幸福馬祖 連江縣10月29日於連江縣政府舉辦「臉部平權運動啟動記者會」,由劉增應縣長代表連江縣簽署承諾書,成為外島第一個簽署支持臉部平權的縣市! 劉增應縣長代表連江縣簽署臉部平權承諾書 連江縣甫獲選為天下雜誌2019幸福城市大調查之非六都第一名,以「健康島嶼‧幸福馬祖」為願景推動多項建設。劉增應縣長致詞表示:「連江縣有非常豐富的生態、文化,以及許多在地富特色的美景、美食。縣府透過簽署『臉部平權』,期待民眾、社區一起來積極響應!讓每張不同的臉,都得到同樣的尊重、關懷與機會,讓民眾身處多元融合價值的友善城市,讓馬祖不僅健康、幸福,更進一步成為『友善、公平、機會均等』的城市!連江縣府會帶著同仁、鄉親一起朝這個方向來努力!」 連江縣各局處同仁一同響應支持臉部平權 連江縣政府人事處林承澤處長也同步表示將於連江縣響應「履歷不貼照」的推動,由政府率先帶動,林處長指出:「為落實臉部平權,建議機關學校招募聘僱約用及其他人才時,積極響應履歷不貼照片。」使連江縣的就業環境更加友善、機會均等!讓每個人的才能不再因外貌而受到侷限的可能。 連江縣成為外島第一個響應臉部平權運動的縣市 陽光基金會自1981年成立,提供燒傷及顏損者專業全方位的服務已38年,也持續推動預防宣導,讓燒傷預防、口腔癌防治及臉部平權的觀念能遍地紮根,如有服務需求請洽(02)2507-8006轉北區中心! ★更多新聞連結: 馬祖日報:響應臉部平權運動 劉增應簽署承諾書籲友善尊重

2020-05-14T12:18:40+00:00 2019-10-29|分類 : 縣市花絮|0 則評論

【專家的話】夏天到了,孩子卻不願意去游泳?!從幾個行為,關心孩子對於外表的感受與態度

文章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原文連結 作者:陽光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牛慕慈 每年夏天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去玩水消暑,但今年卻寧可在家看電視打電動。究竟是孩子不愛運動了?或者3C產品的吸引力太強?還是……孩子開始在意外表了?! 隨著年紀增長,孩子對於自己的衣著、髮型開始有主見,也逐漸花更多的時間來打扮,這是青春前期自然的行為。但有一些小警訊,告訴您孩子可能對外表不甚滿意: 不想游泳:可能是覺得自己身材不好的表現。女生可能覺得自己胖、腿短、或者在意胸部的變化,男生則可能覺得自己沒有肌肉。 食量變小:如果不是因為吃太多零食,正餐的食量降低就是很反常的現象,且通常是因為怕胖。 偏好特定的穿著或有固定身體姿勢:例如用長袖長褲,或特定姿勢遮掩身體部位,照相永遠只照右半邊臉,覺得左邊有痘痘不好看,駝背以遮住開始發育的胸部。 青春前期開始,孩子對同儕的在意大大增加,而此時身體也開始產生一些變化,如果外表的成長速度與別人不同將會是一種壓力,甚至可能被嘲笑。例如:體型較胖、女孩太早和太晚開始長胸部、男孩太矮或太瘦小等等。根據2013年兒童福利聯盟的台灣校園關係霸凌現況調查報告,在被歧視的學童中,有61.2%的歧視來源於身材及長相。有些時候大人們會覺得外表乾乾淨淨的就好、學生不應花太多精力在打扮上,而忽略了外表在青春期孩子的人際互動上有不可輕忽的影響力! 每個人對於外貌的看法都是很主觀的,可能大家覺得某人身材很健美,她自己卻覺得很臃腫!而對於身體形象想法扭曲的極致表現就是產生厭食症與暴食症。厭食症患者會想出很多方法來控制體重,導致體重不足/營養缺乏,而其後又容易不能節制的飲食過量,即產生暴食的行為。可能合併產生情緒困擾、胃食道逆流、牙齒脫鈣、經期不規則等健康問題,對健康危害甚大。因此父母從青春前期開始,便要開始關注孩子對身體的感受與態度,並做適當的引導。引導要點如下: 停止用外表相關的綽號稱呼孩子:如小胖子、小矮瓜等以前覺得可愛的暱稱該停止使用了,因為現在這些外在特徵可能正是孩子困擾的來源。 覺察自身或家庭成員間的言行是否給予正向示範:想想看自己是否常在孩子面前嫌自己太胖、不吃正餐、或是評論其他人的外表身材。這些示範也會教導孩子用這樣的眼光看自己與兄弟姊妹。 教導孩子辨識媒體所傳遞的外表訊息是否合理:媒體上常見那些童顏巨乳、肌肉猛男的網紅或模特兒,會讓孩子以為完美的身材就應該是這樣,父母親必須要讓孩子了解這些「楷模」可能是拍攝技巧、修圖、或整形等效果,並非身體自然或應該的樣子,讓孩子免疫於媒體的影響。 關心孩子的外表經驗:關心孩子班上是否有人嘲笑其他人的外表,大家對身體變化的態度如何?孩子自己的經驗?讓孩子知道,這個主題是可以說的、不丟臉。 引導孩子欣賞自己的外表:可以引導孩子想想喜歡自己身體的哪部分?不喜歡哪部分?引導他用適當的方式改善不滿意的部分,例如適當的運動、均衡的飲食、學習衣著打扮的技巧。 改變中的青春期,帶著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外貌做朋友吧! ※圖片來源:網路免費圖庫

2020-05-14T13:49:36+00:00 2019-08-30|分類 : 心理衛教文章|0 則評論

【專家的話】平權從生活做起,給自己與孩子的平權教育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嚴選  原文連結 作者:陽光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牛慕慈 近幾年隨著台灣社會的民主與多元化發展,各種群體的聲音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也越來越注意到不同群體所受到的待遇是否適當,從早期社會運動所努力的兩性平權、族群平權,到今年來吵得沸沸揚揚的多元成家、性別平權的議題,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這個觀念:「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一樣都是人,但是我們之間有很多相同,也有很多不同。即使是不同的人,在尊嚴和權利上也應一律平等。」基金會近年來推動的臉部平權運動也是一樣的觀念:有許多人在外貌上是特殊的,但是在身為人的價值上是獨一無二的,在尊嚴和權利上也應有平等的對待。 在我的工作經驗中,發覺大部分的人可以接受臉部平權的觀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不了解要如何與顏面損傷者(以下簡稱顏損者)適當互動,以至於顏損者仍然時常遇到以下的狀況:小朋友看到顏損者對媽媽說:「媽媽這個人怎麼了?他看起來好@$#X!(請自行想像-奇怪、可怕等形容詞)」。 於是, 1.孩子被家長拖離現場 2.孩子被責罵「這樣沒禮貌!」 3.媽媽說:「這個人很可憐。你要是不乖,就會變這樣。」 傷害有時出於無知,有時出於無心。每個人面對差異的能力天生不同,但可以因學習而增長。建議關於外表的差異,你可以這樣學習: 1.對於差異,你可以有自己的感覺 ●你可能對於不同的外貌感到: 無所謂 >> 那你可以平常心應對 好奇 >> 觀察一下這名顏損者。想想過去接觸過類似的人嗎? 害怕 >> 想想你害怕什麼?這害怕是來自什麼?不了解而擔心?覺得不安全還是不習慣?若真無法控制,你也可以稍微迴避一下 難過>> 想想自己的難過是什麼?怕老?怕醜?怕病?怕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可以幫自己什麼忙嗎? 但請不要: ●過度注視。在您對顏損者好奇的同時,也請注意觀看對方的禮儀,建議一次注視不要超過5秒鐘。因為顏損者不是被展示的動物,任何被過度注視的人都會不自在。過長的注視,或是在對方表現不舒服後還持續的注視都算過度注視。 ●因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在公共場所排擠或驅趕顏損者。因為顏損者同樣擁有外出、用餐、接觸社會、參與各式活動的權利。其他人不需要對你的情緒負責。 2.你可以試著理解這個差異 ●你可以尋找適合的時間私下詢問顏損者,對方的顏損是什麼造成的?帶來什麼影響?有什麼可以幫忙的?禮貌而尊重的態度通常會換來分享。 ●你也可以上網查詢資料,或是洽詢陽光基金會等服務顏損者的專門機構增進自己對顏損的了解。 但請不要: ●公開質問。因為大聲的在許多人面前詢問對方顏損的原因,並期待對方一定要回答,是很無理的。每個人都有選擇回不回應他人,以及回應多少內容的權利。 ●隨便評價或歸因。因為隨便評價對方「你好可憐!」「你好命苦!」,或是歸因「一定是你媽媽懷孕時如何如何」「一定是你過去做了什麼遭到報應」這一類的言語對顏損者沒有幫助也沒有鼓勵性,通常造成無力感與傷害,可以避免。 ●輕易給建議。因為太熱心的建議醫生、治療方法、或其他資訊,也是一種騷擾,顏損者通常已經是自己狀況的專家,大部分民眾的醫療建議對其是不夠專業的,也暗示對方應該將自己治療到「正常」,現在的顏損是還不夠認真治療的結果,通常造成傷害。 3.你可以擴大自己對差異的接受能力 ●微笑表現善意。微笑、點頭、問好,是基本的表現善意與問候的方式,同樣也適用於顏損者,這些行動可以讓對方知道你是友善的。 ●試著做朋友。如果在捷運、公車或圖書館,您可以自然的坐到他們身旁,表現您的友善;或者在交際活動的場合,主動邀請顏損的朋友加入隊伍,就像對待任何您歡迎的朋友一樣。 ●一起響應平權觀念的推廣。您可以一起參加關於陽光基金會臉部平權的倡議活動,在學校、工作場所、網路社群,增進大家對於顏面損傷的認識,關懷顏損朋友的權益。 回到最上面的例子,我們期待一個輕鬆而簡單的回答。小朋友看到顏損者對媽媽說:「媽媽這個人怎麼了?他看起來好@$#X!」。 於是, 1.媽媽微笑說:「這是血管瘤,會讓臉紅紅的。這是生出來時就有的。」 2.媽媽說:「你覺得很奇怪。有的人的臉上就是這樣,每個人都不一樣。」 3.媽媽說:「你覺得很可怕。但你看他除了臉上有些不一樣,其他地方和你一不一樣呢?」 在人與人的不同之間,會產生什麼呢?你希望產生排斥、猜忌、隔離、衝突,還是繽紛、包容、尊重、欣賞?期待大家都是那溫柔的種子,用行動讓我們之間的差異,產生一朵朵繽紛與愛的花。

2020-05-14T13:49:47+00:00 2019-07-17|分類 : 心理衛教文章|0 則評論

臉部平權加油讚 苗栗幸福更友善

臉部平權加油讚 苗栗幸福更友善 苗栗政府6月12日於苗栗縣政府第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啟動記者會,由徐耀昌縣長代表苗栗縣簽署承諾書。 徐耀昌縣長代表苗栗縣政府簽署臉部平權承諾書 苗栗縣內包含閩、客、原住民、新住民等多元族群,融合四民同心,共創幸福永續是徐耀昌縣長的友善願景。擁有南庄及三義國際雙慢城認證的苗栗,在打造「慢活、慢食、慢遊」的城市光景之餘,也投入「臉部平權」的響應行列!徐耀昌縣長表示:「在苗栗縣生活的縣民都是一家人,家人就是要互相照顧、扶持,讓彼此過好生活,而且『天生我材必有用』!外貌並不代表能力,讓苗栗不僅有多元文化的族群融合,更因『臉部平權』的推動,讓每個長相外觀不一樣的人,都能在苗栗縣獲得公平的機會與尊重對待!」 苗栗縣打卡響應臉部平權運動 發揮自己的獨特,也要學會尊重他人跟自己的不同 無法遮掩的血管瘤,是陪伴著兆翔長大的印記、磨練。71年次的兆翔因為血管瘤,自小就飽受欺凌、異樣眼光,被取難聽綽號是家常便飯,當面被笑、被勒索、被圍毆…等霸凌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因此他抗拒去上學,幼稚園到國中不停轉學,甚至曾二度出家,兆翔靠宗教信仰尋求慰藉,也求助心理治療,希望自己能從這些負能量中解脫。 陽光傷友兆翔分享被取難聽綽號經驗 在寺廟修行生活中,師父發現兆翔在歌唱方面的天賦,特別安排他頌唱的工作,引導兆翔專注在音律佛法間,將心念由不斷盤旋的霸凌陰影負向思考中抽離出來;現在的兆翔是一名有執照的街頭藝人,專長是表演木箱鼓,他說:「表演時,遇到有民眾會加入打節拍、跟著跳舞,甚至天冷時有人要他注意保暖,他覺得這就是臉部平權的境界:大家不再只是注意他的血管瘤,或跟他談血管瘤,而是把他當個『一般人』自然相處。」 領有街頭藝人證照的兆翔現場表演木箱鼓 兆翔認為,血管瘤只是自己身上一個獨特的部分,不等於他這個人,每個人生來就都是獨特的,期盼大家都能好好發揮自己的獨特,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跟自己的不同! 陽光將持續於苗栗縣募集學校、在地商家、企業、團體加入響應行列,支持臉部平權從你我做起!有興趣響應的單位歡迎與陽光中區中心聯繫:(04)2463-7999。 ★更多新聞連結: 中央社:苗栗響應臉部平權運動 縣長徐耀昌簽署承諾書 聯合新聞網:無法遮掩的血管瘤是他長大的印記 臉部平權從你我做起 自由時報電子報:苗栗縣臉部平權運動啟動 擺脫不平等對待 中時電子報:第18站苗栗臉部平權運動簽約 創友善環境 苗栗縣府新聞:苗縣臉部平權運動啟動 徐耀昌簽署承諾書力挺

2020-05-14T12:18:55+00:00 2019-06-12|分類 : 縣市花絮|0 則評論

落實臉部平權 臺北改變成真

落實臉部平權 臺北改變成真 臺北市政府於5月17日「臉部平權日」當天簽署承諾書,成為第17個簽署縣市,八月將完成環台19縣市簽署。 蔡炳坤副市長代表臺北市政府簽署臉部權承諾書 代表臺北市簽署承諾書的蔡炳坤副市長表示:「0517你我一起,是臺灣的臉部平權日。『臉部平權』已是先進國家代表性議題!我們都曾因『以貌取人』而感到受傷,但臺灣社會快速成長、進步,在多元社會中,每個人雖外貌不同,但都能在友善環境中發揮專長、興趣,這才是進步社會的珍貴價值。」臺北市為北臺灣重要生活圈城市,多元的城市樣貌、兼容並蓄的人文環境,在在都是臺北市每天習以為常的風景!曾於2014年參與第一屆「臉部平權日」活動的柯文哲市長說過:「所謂國際化的城市特色之一是尊重多元文化。因燒燙傷或外傷而造成臉部受損的人,不可以差別待遇,每個人只是建構一個尊重多元文化的國際城市,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只要有助於台灣往進步方向前進的活動,我們都應盡力幫忙。」除了宣導臉部平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也回應陽光基金會「履歷不貼照」訴求,將從社會局的非公務員聘用率先響應做起,並逐步向外推廣,期待每個不同外觀的人都能享有公平的機會與尊重! 臺北市加入響應臉部平權的第17個縣市 每個人都很不一樣,學習尊重每個人的不同 72年次的珮吟在4歲時,因意外燒傷了臉部和手部,小時候戴著壓力頭套出門,常會引來許多異樣眼光、竊竊私語甚至直接被嘲笑。高中時期,珮吟到新環境自我介紹時,會主動表明自己發生意外燒傷,避免大家好奇但又不好意思問她的窘境。面對陌生人時,因「不想給對方傷害她的機會」,珮吟便會主動看著對方,甚至微笑以對,通常盯著看的不禮貌視線會移開,友善的陌生人也會回禮點頭。 進入社會後,幸運地沒有遇到以外表歧視她的雇主,面試時雇主也完全不會問她跟工作能力無關的問題;同事們、新朋友更不會刻意來問她身上的疤痕,友善的職場環境讓珮吟覺得自己和一般人是一樣的!因此自我介紹時,珮吟不再先「交代」自己臉上的疤痕,因為人際相處和社交禮儀上,本就不會貿然在一見面就探問對方隱私。 珮吟回想從小到大的經驗,兒時面對的不友善,傷痛已經淡去,但她衷心希望台灣的社會能夠更進步更友善,珮吟表示:「每個人都很不一樣,應該要先了解再下評判,更要學習尊重每個人的不同。」 傷友珮吟分享顏損受歧視經驗 ★更多新聞連結: 台灣新生報:北市社局響應臉部平權:尊重每張臉 PChome新聞:臉部平權日 臺北市臉部平權運動啟動

2020-05-14T13:35:52+00:00 2019-05-24|分類 : 縣市花絮|0 則評論

臉部平權跨大步 新北市民更幸福

臉部平權跨大步 新北市民更幸福 新北市政府於5月15日與陽光基金會共同為「臉部平權」發聲,由侯友宜市長代表新北市簽署承諾書,呼籲新北市民從自身做起,與陽光一起實踐「臉部平權」,尊重差異。 侯友宜市長代表新北市簽署臉部平權承諾書 新北市政府經歷八仙塵燃事件,深刻瞭解燒傷及顏損朋友在意外或是疾病之後,除了須走過生心理的重建之路,也需要社會大眾的理解與尊重。因此,新北市義不容辭響應支持「臉部平權」理念,整合社會局、勞工局、教育局及經發局等單位共同推行,市立各級學校共337所全部支持響應臉部平權,學校數居全台之冠!新北市也積極促進就業平等,已於今年4月修正實施 「新北市政府非編制人員甄選報名表」,各機關不得要求應徵者貼照片,成為第一個移除履歷表照片欄位之城市。侯市長說:「『臉部平權』是早就應該要做的,從地方政府開始以身作則,新北市四月份移除非編制人員甄選報名表的照片欄位,就是對『人權』的尊重,不管是不是顏損朋友,都需要一個『不以貌取人』的友善社會,互相理解、尊重不同,將使新北市成為一個更為進步的宜居城市!」 新北市修正實施 「新北市政府非編制人員甄選報名表」,移除履歷表照片欄位 不要用外表來評論一個人的價值,希望每個人都能獲得公平的機會 倩婉今年44歲,出生時身上發現咖啡牛奶斑塊,本以為是胎記,但國小三年級開始在右眼和右臉出現腫瘤,多次求醫後確診是神經纖維瘤,被醫師宣布「這沒藥醫!」,後來經過五次手術,控制住腫瘤增生,但外觀上仍留下明顯的痕跡。 倩婉發病後因臉上明顯的腫瘤而招來外界異樣眼光和指指點點,使她選擇用「閃躲」、不主動接觸外界來保護自己。18歲那年因家人的當頭棒喝,令她頓悟、轉念:「我只是臉上有腫瘤,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幹嘛躲著?」漸漸能很自在、正面的回應別人對她的好奇與不友善。唸資料處理科的倩婉求職貼著照片的履歷表寄出後總是石沈大海,看著報紙上的職缺打電話謀職,用人單位聽她會電腦,即電話中約她面試,甚至希望她趕快上班,但見到面試官,對方卻改口說:「再聯絡!」卻再也沒下文。甚至曾有面試官對她說:「這項職務要接觸人,我看妳這樣不適合!」求職無門近二年後,在親戚介紹下進到工廠生產線當作業員,幾年後公司需要招聘處理對外派工業務的專員,主管主動詢問她調職的意願,讓她受寵若驚,原來自己的工作表現和能力有被看見,終於能夠從事發揮所長之職務,且因表現佳,她再調任做倉管工作至今。 現在的倩婉,有一份穩定且能發揮專長的工作,也擔任志工,走在陽光下的她生活充實。這次她擔任新北市臉部平權運動的代言人,希望用自身經驗呼籲社會:「每個人都能秉持平等心互相對待,希望每個人都能獲得公平的機會,社會更不要用外表來評論一個人的價值!」 神經纖維瘤病友倩婉分享自身經驗 ★更多新聞連結: 自由時報電子報:不以貌取人 新北市府招人移除照片欄 中時電子報:臉部平權 新北市府履歷不貼照 風傳媒:學校和企業與新北推動臉部平權 取消履歷表照片欄 中天快點TV:新北推臉部平權 移除履歷表照全台第一 台灣新生報:臉部平權 新北聲援

2020-05-14T12:21:36+00:00 2019-05-24|分類 : 縣市花絮|0 則評論